人在旅途,目的的固然重要,旅途中的点点滴滴同样令人记忆深刻。
在九寨,偶遇一对天津的老夫妇,六十多数的年纪,很慈祥的样子。那日午后,从树正瀑布出来,不知道如何去往下一处景点的他们,恰巧遇到打着群旗的胡杨。以为是导游,就走过来寻问。老夫妇都是很健谈的人,知道我们并非导游却以这样一种方式出行,很是羡慕。一路同行,老妇人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他们的经历:喜欢旅行却苦于没有时间,终于在两人都到退休年龄后,开始实现心中的理想。不愿意跟团出行,两个人就找好目的自由行走,虽然花销很大,却感觉很快乐。老妇人说,出来走走,才知道世界这么大,祖国这么美,好象以前的时光都白活了一样。她羡慕我们能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出来旅行,我们也羡慕他们可以无所牵挂自在游玩。帮他们在景点前合影留念,老妇人用地道的天津话表达她的感谢。
第二天去黄龙,在五彩池边竟又与这对夫妇相遇。老人看到我们异常高兴,竟象见到老朋友一样亲切地打着招呼。一面之缘却能在彼此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,在遥远的他乡,他们的笑容温暖,想必我们的真诚也同样令他们记忆深刻。看他们相抚相携的身影消失在人海,心里竟涌出一种莫名的感动。有时候,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不难,一个微笑,一句真诚的问候,都可以成为打开心扉的钥匙,温暖别人的同时,自己也会得到温暖。
从黄龙下山,入住松藩古城。因为高原反应,整个人浑浑噩噩,不知身在何处。第二天清晨,身体恢复,赶紧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古城转转。这是个四面环山的很美的古城。站在城中,可看四周被红色和白色包裹着的山峦。红色是山中的灌木,白色是缠绕在山中的白云。因为时间尚早,各家的店铺虽然都开门纳客,却鲜有人来。这是个藏羌族的聚居地,店铺里大多经销当地的特产,诸如刚宰杀的牦牛,皮毛,披肩,头饰等各色杂物。在一间藏家小店前我们停住了脚。店主人是一对藏族夫妇,男人穿着典型的藏族长袍,女主人的胸前和头上带满了大大小小的饰物。女人不言声,男人很善谈的样子,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给我们介绍店里的物品。听到我们开口讲话,男人露出很欢喜的表情。“你们,赵本山,讲话一样一样的,赵本山,我们喜欢。我们都在电视里看他。”男人的话象外国人学中文一样有些生硬,但意思表达的很清楚:赵本山是他的偶像,听到我们讲话,就象看到赵本山一样。男人的笑容灿烂。因为赵本山,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。索性又买了几件物品,男人心花怒放,我们也觉得物有所值。这种皆大欢喜的场景,是大家都想要的。
在云台山红石峡,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那是在相吻石上,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摆出一个姿态优美的舞蹈动作,她灵活的步履和优美的身姿吸引我把镜头对准她。一侧的老先生在不停的按动快门。如果不是那满头白发暴露了她的年龄,从身姿看还真是年轻着呢。老人看我们探寻的目光,笑着告诉我们:今年七十有二了。她叮嘱我们,一定要把她拍得美美的,她说要把最好的身影留下,免得拿回去被别人看到笑话。老人说这话时还有小姑娘一样的涩羞。这样一个追求完美的老人不免让人赞叹。人活在世,不论贫富贵贱,不论年轻年老,有一颗追求美的心是好的,它会使人永葆年轻的心态,活出自己的精彩。
古人有“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”的至理名言,读万卷书固然重要,行万里路同样不可缺少。人在旅途,你会见识不一样的风景,不一样的人。他们不但会丰富你的旅途生活,还可以为你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。你在旅途中认识世界,同时也在旅途中认清自己。这样的旅行才有意义。

